评价平谷大桃等果品是否优质多了一个气象指标。8月26日,平谷两家合作社的“京艳”桃首批拿到印着“特优”字样的气候品质证书。这也是气象推动北京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在北京独乐河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一处桃园里,农户李先生正小心翼翼地将果品气候品质认证证书一张张放入装满大桃的纸箱里。记者看到,巴掌大的小卡片上,详细记录了果品名称、认证区域、委托单位和今年果品关键生长期的天气气候特征、认证结论等。以此次参加气候品质认证的平谷大桃“京艳”为例,其专属气象认证卡上详细描述了这批桃子的成长经历:“4月20日至5月20日平均气温18.4摄氏度,累计降水60毫米;7月20日至8月20日气温日较差平均值为9.2摄氏度,累计日照时数180.5小时……”
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主要由果品生产经营主体委托北京市气候中心进行,认证的申请资格审查则由北京市气候中心和市、区园林绿化部门(果办)或区农委共同承担。
气候品质认证的核心目的是“推优”,但农户想申请这一金字招牌并不容易,需要跨过不少的“门槛”——如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并已形成高品质产量;果品产地附近无化学、工业或生活污染源;当年度果品产地未遭受减产率达到或超过40%以上的灾害;周边3公里以内有自动气象站等。